又見患者殺醫慘劇。10月25日,浙江溫嶺第一人民醫院,持續一年半的手術糾紛終於惡化成流血事件,一名對手術不滿的患者,持刀刺向了醫生,1死2傷。
  對於行凶者,應當給予強烈的譴責,正如中國醫師協會耳鼻咽喉科醫師分會在譴責聲明中所譴責的那樣:憑什麼治療不滿意就要舉起屠刀?有什麼深仇大恨需要用醫師的生命來補償自己的缺憾?有什麼罪大惡極要用醫師的生命來救贖?
  事件本不該發展到如此殘酷的境地。患者身體有恙求醫,醫者為患者手術消減病痛,理應是彼此信任的共同體。但這種信任被割裂了,患者對手術不滿,懷疑醫生未盡好職責,矛盾因此產生。而之所以導致血案發生,是因為這場糾紛持續一年半都沒有解決,憤怒的患者把刀相向,醫生成為了這場醫患糾紛的殉葬者。
  溫嶺殺醫案的猩紅血跡,再度刺痛著公眾的神經,也再度激起了人們的反思:醫患關係為何變得如此脆弱?醫患矛盾的紓解路在何方?殺醫血案如何不再上演?
  答案很明顯,那就是重建醫患信任。但遺憾的是,從當前的醫療生態來看,這種斷裂的信任要重新銜接,恐怕並非易事。“看病貴、看病難”的困擾,讓民眾把矛頭指向了醫院和醫者,治病救人的醫院和醫者儼然成了“趁火打劫”的形象。而就醫中頻繁遭遇的傲慢和冷漠,更是加深了公眾的這種成見。
  當醫院和醫者的人道主義光環逐漸褪去,取而代之的,是市場功利的籠罩,那麼可想而知,醫患關係會出現怎樣的局面。救護生命、維護健康是醫者的天職,當功利主義消解了對生命的敬畏、對病患的呵護,久而久之,侵蝕的是病患對醫者的信任。沒有了信任,加上一些醫療劣跡的渲染,缺乏專業知識卻又急於擺脫病痛的患者,難免產生被迫害妄想:是不是沒給紅包?是不是醫者不負責任?是不是醫者以病養醫……患者因為脆弱而變得憤怒,因為憤怒而拔刀,悲劇的發生是偶然,但其中也有必然的成因。
  我們並不是質疑醫療執業道德的全面崩潰。但信任這東西,往往是脆弱的,很可能瞬間崩塌。而制度的漏洞百出,劣跡的屢屢發生,正是這脆弱信任崩塌的根源所在。醫改的呼聲四起,目的就是改變這亟待完善的醫療體制和醫療環境,這既是為了保護患者,也是為了保護醫者,更是為了醫患間寶貴的信任。
  中國醫院協會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,我國每所醫院平均每年發生的暴力傷醫事件高達27次。這足以說明,醫患矛盾的化解,已經到了極為迫切的地步。化解的方式,不能僅停留在“升級醫院安保”,而應致力於根本矛盾的解決,即通過制度完善祛除醫療弊病,重建醫患信任,否則,傷醫悲劇恐怕防不勝防。
  醫患關係信任破裂的環境中,誰都可能成為無辜的被傷害者。重建信任從重建制度開始,只有制度完善了,醫患才不會在議價中斷裂信任,才不會在猜忌中彼此傷害,才能共同戰勝病魔,守護我們的健康生命。
  (時言平,海外網專欄作者)
 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,轉載請註明來源海外網(www.haiwainet.cn),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。
(編輯:SN090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d11edtam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